如何使用 PHP 的 uniqid 函式產生唯一ID並提高應用程式安全性

本篇 ShengYu 介紹 PHP uniqid 用法與範例,在現代Web開發中,唯一ID產生是一項非常常見的需求,無論是用於使用者帳號、訂單號還是其他標識符。PHP 提供了一個非常方便的內置函式 uniqid(),能夠根據當前時間戳產生一個唯一ID。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詳細介紹 uniqid() 函式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進一步提高ID的唯一性和安全性。

什麼是 uniqid() 函式?

uniqid() 是 PHP 中的一個內置函式,用於產生基於當前時間微秒數的唯一ID。該函式的基本用法非常簡單:

1
2
$id = uniqid();
echo $id;

這段程式碼將產生一個類似於 5f2c912cd6d88 的字串,其中包含13個字元。產生的ID基於當前的時間戳,精確到微秒。這意味著,在通常情況下,每次呼叫 uniqid() 都會產生一個不同的ID。

uniqid() 的可選參數

uniqid() 函式有兩個可選參數:

  1. $prefix:一個可選的字串參數,新增到產生的唯一ID之前。
  2. $more_entropy:一個布爾值(預設為 false)。如果設定為 true,將附加更多的熵(隨機性)以進一步提高唯一性。

讓我們看看這些參數如何影響 uniqid() 函式的輸出。

uniqid() 帶前綴的使用方法

有時候,我們可能希望產生的唯一ID包含某些前綴,以便於區分不同類型的ID。例如,可以為使用者ID新增前綴“user_”:

1
2
3
$prefix = 'user_';
$id = uniqid($prefix);
echo $id;

這將產生一個類似於 user_5f2c912cd6d88 的字串。這樣的ID不僅唯一,還能透過前綴快速識別其用途。

uniqid() 增加熵的使用方法

在高併發環境下,僅僅依賴時間戳可能不足以保證唯一性。此時,我們可以透過設定 $more_entropy 參數來增加ID的熵(隨機性):

1
2
$id = uniqid('', true);
echo $id;

這將產生一個更長、更複雜的唯一ID,例如 5f2c912cd6d88.66138147。這樣的ID在高併發環境下的唯一性更高。

uniqid() 綜合使用方法

當我們既需要前綴又需要增加熵時,可以同時使用兩個參數:

1
2
3
$prefix = 'order_';
$id = uniqid($prefix, true);
echo $id;

這將產生一個帶前綴和更多熵的唯一ID,例如 order_5f2c912cd6d88.66138147

uniqid() 提高唯一性和安全性

雖然 uniqid() 能產生基於時間戳的唯一ID,但在某些高並發環境下,產生的ID仍有可能重複。如果需要更高的唯一性和安全性,我們可以結合其他方法,如使用 md5()sha1(),甚至 PHP 的隨機位元組產生函式 random_bytes()

例如:

1
2
$id = md5(uniqid(rand(), true));
echo $id;

這將產生一個32字元長的唯一ID,例如 e7d1bc78bafb0dbd8c43f8d3fba95025。這種方法透過混合隨機數和時間戳,並使用 md5() 哈希函式,極大地提高了ID的唯一性和不可預測性。

使用 random_bytes() 產生高安全性ID

如果應用場景需要極高的安全性(例如加密密鑰或重要資料標識符),可以使用 PHP 的 random_bytes() 函式來產生高安全性的隨機位元組,然後將其轉換為十六進位字串:

1
2
$id = bin2hex(random_bytes(16));
echo $id;

這將產生一個32字元長的隨機ID,例如 4e5d6c9a2b3f4d7e8f9a1b2c3d4e5f6arandom_bytes() 函式使用作業系統的隨機數產生器,保證了隨機性的質量。

結論

PHP 的 uniqid() 函式是一個方便且易於使用的工具,適用於多種需要唯一標識符的場景。透過適當使用其可選參數,我們可以在大多數應用中產生足夠唯一的ID。然而,在高並發或安全需求更高的情況下,建議結合其他隨機數產生方法以進一步提高ID的唯一性和安全性。透過這些方法,我們可以確保應用程式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滿足各種業務需求。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 PHP uniqid 的用途和實踐方式。
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寫得不錯、對你有幫助的話記得 Facebook 按讚支持一下!

其它相關文章推薦
如果你想學習 PHP 相關技術,可以參考看看下面的文章,
PHP substr 函式全面解析與應用範例
PHP str_pad 函式用途、語法與實用範例解析
PHP 和 PDO 進行資料庫操作
深入理解 PHP 中的 isset 用法、範例及最佳實踐
了解 PHP 中的 session_start() 函式用途與範例

Ubuntu 下安裝 wordpress

本篇 ShengYu 紀錄在 Ubuntu 下安裝 wordpress,我自己是用 Ubuntu 22.04 安裝 wordpress 6.5.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php libapache2-mod-php php-mysql \
php-curl php-gd php-xml php-mbstring php-xmlrpc \
php-zip php-soap php-intl -y

# ubuntu 官網
sudo apt install apache2 \
ghostscript \
libapache2-mod-php \
mysql-server \
php \
php-bcmath \
php-curl \
php-imagick \
php-intl \
php-json \
php-mbstring \
php-mysql \
php-xml \
php-zip

下載wordpress-6.5.5版

1
2
3
wget https://tw.wordpress.org/wordpress-6.5.5-zh_TW.zip
sudo unzip wordpress-6.5.5-zh_TW.zip -d /var/www/html
sudo chown -R www-data:www-data /var/www/html/wordpress/

或者下載最新版

1
2
3
wget https://tw.wordpress.org/latest-zh_TW.zip
sudo unzip latest-zh_TW.zip -d /var/www/html
sudo chown -R www-data:www-data /var/www/html/wordpress/

新建資料庫

1
2
3
4
5
6
sudo mysql
CREATE DATABASE wordpress;
CREATE USER 'wordpressuser'@'localhost' IDENTIFIED BY 'your-password';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wordpress.* TO 'wordpressuser'@'localhost';
FLUSH PRIVILEGES;
EXIT;

編輯 wordpress.conf
sudo vim /etc/apache2/sites-available/wordpress.conf

1
2
3
<Directory /var/www/html/wordpress/>
AllowOverride All
</Directory>

重啟 apache

1
2
3
sudo a2ensite wordpress.conf
sudo a2enmod rewrite
sudo systemctl restart apache2

開啟網頁,填上剛剛稍早設定的資料,按下安裝,搞定!
資料庫名稱 wordpress
使用者名稱 wordpressuser
密碼 your-password

以上就是 Ubuntu 下安裝 wordpress 筆記,
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寫得不錯、對你有幫助的話記得 Facebook 按讚支持一下!

其他參考
安裝 WordPress – 如何在 Ubuntu 上安裝 WordPress
ubuntu官網Install and configure WordPress

其它相關文章推薦
macOS 下使用 rm 指令如何避免誤刪除

深入理解 PHP 中的 isset 用法、範例及最佳實踐

本篇 ShengYu 介紹 PHP isset 用法與範例,在PHP編程中,isset 是 PHP 內建的函式,它用於檢查變數是否已設定且其值不為 null。了解和正確使用 isset 對於避免未定義變數錯誤和提高程式碼穩定性至關重要。本文將詳細介紹 isset 的用途、語法,並透過多個範例展示其在不同場景中的應用。

isset 的用途

isset 函式主要用於以下幾個方面:

  1. 檢查表單送出中的變數是否存在:這有助於避免在處理使用者送出的表單資料時遇到未定義變數的錯誤。
  2. 檢查陣列中的key是否存在:在處理陣列資料時,這樣做可以確保某個key確實存在並且有值。
  3. 檢查物件屬性是否已設定:這在面向物件編程中尤為重要,用來確保某個屬性已經被初始化。

isset 的語法

1
bool isset(mixed $var, mixed ...$vars)
  • $var:要檢查的變數。
  • $vars:可選的額外變數,可以一次檢查多個變數。

isset 的基本用法

下面是一個基本的 isset 使用範例,展示了如何檢查單個變數是否被設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var1 = "Hello, World!";
$var2 = null;

if (isset($var1)) {
echo '$var1 is set and not null';
} else {
echo '$var1 is not set or is null';
}
// 輸出:$var1 is set and not null

if (isset($var2)) {
echo '$var2 is set and not null';
} else {
echo '$var2 is not set or is null';
}
// 輸出:$var2 is not set or is null

在這個範例中,$var1 被設定為一個字串,因此 isset($var1) 回傳 true,而 $var2 被設定為 null,因此 isset($var2) 回傳 false

檢查陣列key

使用 isset 可以方便地檢查陣列中的某個key是否存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rray = array('key1' => 'value1', 'key2' => 'value2');

if (isset($array['key1'])) {
echo '$array["key1"] is set and not null';
} else {
echo '$array["key1"] is not set or is null';
}
// 輸出:$array["key1"] is set and not null

if (isset($array['key3'])) {
echo '$array["key3"] is set and not null';
} else {
echo '$array["key3"] is not set or is null';
}
// 輸出:$array["key3"] is not set or is null

這裡展示了如何檢查陣列中某個key是否存在。$array['key1'] 存在且有值,因此 isset($array['key1']) 回傳 true。而 $array['key3'] 不存在,因此 isset($array['key3']) 回傳 false

一次檢查多個變數

isset 可以一次檢查多個變數,只要其中任何一個變數未設定或為 null,就會回傳 false

1
2
3
4
5
6
7
8
9
10
$var1 = "Hello";
$var2 = "World";
$var3 = null;

if (isset($var1, $var2, $var3)) {
echo 'All variables are set and not null';
} else {
echo 'One or more variables are not set or are null';
}
// 輸出:One or more variables are not set or are null

在這個範例中,雖然 $var1$var2 都被設定且不為 null,但 $var3null,因此 isset($var1, $var2, $var3) 回傳 false

檢查表單送出

在處理使用者送出的表單時,isset 可以用來檢查表單字段是否被設定,從而避免處理未定義變數的錯誤。假設我們有一個簡單的HTML表單:

1
2
3
4
5
<form method="post" action="process.php">
<input type="text" name="username">
<input type="password" name="password">
<input type="submit" value="Login">
</form>

process.php 中,我們可以使用 isset 來檢查表單字段是否被設定:

1
2
3
4
5
6
7
8
9
if (isset($_POST['username']) && isset($_POST['password'])) {
$username = $_POST['username'];
$password = $_POST['password'];
// 處理登錄邏輯
echo "Username: " . $username . "<br>";
echo "Password: " . $password;
} else {
echo "Please fill in both username and password.";
}

透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確保使用者送出的 usernamepassword 字段已經被設定並且不為 null,從而避免處理未定義變數的錯誤。

總結

isset 是 PHP 中非常實用的函式,透過檢查變數是否被設定且不為 null,它幫助開發者避免了許多常見的錯誤。無論是在處理表單送出、檢查陣列key還是檢查物件屬性,isset 都能發揮重要作用。透過正確理解和使用 isset,我們可以編寫出更加健壯和可靠的PHP程式碼。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 PHP isset 的用途和最佳實踐。
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寫得不錯、對你有幫助的話記得 Facebook 按讚支持一下!

其它相關文章推薦
如果你想學習 PHP 相關技術,可以參考看看下面的文章,
PHP $_POST 變數用途、語法與實用範例詳解
PHP 中的 Session 用途與實踐範例:完整指南
PHP 和 PDO 進行資料庫操作
PHP 執行發生錯誤在 Chrome/Firefox 上顯示 Error 500,要怎麼讓 PHP 顯示錯誤
了解 PHP 中的 session_start() 函式用途與範例

如何使用 C/C++ 中的 printf 函式:詳盡指南

本篇 ShengYu 介紹 C/C++ printf 用法與範例,在C/C++編程中,經常需要將資料印出。而printf函式正是這樣一個常用且強大的工具,它用於格式化輸出到標準輸出(如螢幕)。本文將深入探討printf函式的基本用法和一些高級技巧,幫助您更好地掌握這個函式,printf 詳細用法範例請繼續往下閱讀。

C 語言要將資料格式化輸出到標準輸出(stdout)可以使用 printf,要使用 printf 的話需要引入的標頭檔 <stdio.h>,如果要使用 C++ 的標頭檔則是引入 <cstdio>
printf 函式原型為

1
int printf(const char * format, ...);

const char *format:格式化字串,定義了輸出的格式。該字串包含普通字元和格式說明符。普通字元直接輸出,格式說明符用來格式化並插入後續變數。

...:可變參數清單,包含要格式化的資料。這些資料將根據格式化字串中的格式說明符依次插入。

printf 函式的回傳值是輸出字元的總數。如果發生輸出錯誤,則回傳一個負數。

C/C++ printf 基本用法

使用 printf 的基本用法如下:

1
2
3
4
5
6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printf("格式化字串", 變數1, 變數2, ...);
return 0;
}

格式化字串中的格式說明符

格式化字串包含文字和格式說明符,格式說明符用於指示如何格式化變數。以下是常見的格式說明符:

  • %d:整數(十進位)
  • %f:浮點數
  • %c:單個字元
  • %s:字串
  • %x:整數(十六進位)

範例

以下是一些 printf 函式的範例程式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i = 42;
float f = 3.14159;
char c = 'A';
char str[] = "Hello, World!";

printf("整數:%d\n", i);
printf("浮點數:%f\n", f);
printf("字元:%c\n", c);
printf("字串:%s\n", str);

return 0;
}

執行以上程式碼,輸出結果如下:

1
2
3
4
整數:42
浮點數:3.141590
字元:A
字串:Hello, World!

高級用法

指定寬度和精度

您可以使用格式說明符來指定輸出的寬度和精度,例如:

  • %5d:最小寬度為 5 的整數
  • %.2f:小數點後保留 2 位的浮點數
  • %5.2f:最小寬度為 5 且小數點後保留 2 位的浮點數

以下是相應的範例程式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i = 42;
float f = 3.14159;

printf("寬度為 5 的整數:%5d\n", i);
printf("小數點後保留 2 位的浮點數:%.2f\n", f);
printf("寬度為 5 且小數點後保留 2 位的浮點數:%5.2f\n", f);

return 0;
}

執行以上程式碼,輸出結果如下:

1
2
3
寬度為 5 的整數:   42
小數點後保留 2 位的浮點數:3.14
寬度為 5 且小數點後保留 2 位的浮點數: 3.14

小結

printf 是 C 和 C++ 中格式化輸出的基本工具。透過使用格式說明符和各種選項,您可以輕鬆地控制輸出的格式,滿足不同的需求。掌握這些技巧,將讓您的編程工作更加得心應手。

以上就是 C/C++ printf 的用法與範例介紹,
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寫得不錯、對你有幫助的話記得 Facebook 按讚支持一下!

其它相關文章推薦
如果你想學習 C++ 相關技術,可以參考看看下面的文章,
C/C++ 新手入門教學懶人包
C/C++ printf 參數說明
C/C++ scanf 用法與範例
C/C++ sscanf 用法與範例
C/C++ snprintf 用法與範例
C/C++ sprintf 用法與範例
C/C++ printf 列印 size_t 的方法
32/64bit 作業系統 printf 列印 int64_t / uint64_t 的方法

macOS 下 RDP client 遠端桌面軟體

本篇 ShengYu 紀錄 macOS 下 RDP client 軟體,RDP 就是我們常聽到 Windows 的遠端桌面使用的協議,這次我是要在macOS 下 RDP client 來連接到遠端的 Ubuntu 24.04 電腦,而 Ubuntu 24.04 內建的就是支援 RDP,不要問我為什麼是 RDP 而不是 VNC 我不知道,想知道怎麼使用的繼續看下去,理論上這個軟體也可以連接到遠端的 Windows 上。

一般來說,到 Mac App Store 的 Microsoft Remote Desktop 或者叫 Microsoft 遠端桌面 下載安裝即可使用。

但假如你的 macOS 跟我一樣已經升不上去停留在 macOS 11.x 的話,那麼你是無法從 App store 下載的

適用於 macOS 的遠端桌面用戶端的新功能裡點選Microsoft AppCenter
從這邊下載歷史舊版本

Version 10.8.4 (2111) 可用
Jun 15, 2023 at 02:59
60.05 MB

Version 10.9.3 (2158) 可用
Sep 22, 2023 at 05:35
55.47 MB

Version 10.9.6 (2185) 可用
Feb 14, 2024 at 07:31
55.64 MB

基本上 10.9.6 (2185) 以下的版本都可以使用,超過以上的版本會需要更高的 macOS 版本。

可能遇到的問題:可以開啟但連線後無法開啟新畫面,
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你的 Ubuntu 已經螢幕鎖定了,需要解鎖
解除螢幕鎖定Settings > Privacy & Security
如果 Automatic Screen Lock 已開啟,將其關閉。

以上就是 macOS 下 RDP client 遠端桌面軟體介紹,
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寫得不錯、對你有幫助的話記得 Facebook 按讚支持一下!

Ubuntu 下使用 rm 指令如何避免誤刪除

本篇 ShengYu 介紹在 Ubuntu 下使用 rm 指令如何避免誤刪除,在使用 Ubuntu 的過程中,檔案管理是日常操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rm 指令是刪除檔案和目錄的常用工具。然而,不小心刪除了重要檔案是一個常見且令人沮喪的問題,本人可是有切身之痛阿,曾經誤刪除重要資料然後使用救援工具挽救資料,最後還是流失不少重要資料。本文將介紹幾種方法,幫助你在 Ubuntu 中使用 rm 指令時避免誤刪除檔案。

你可以透過將 rm 指令別名為 trash 來實現使用 trash-cli 工具代替 rm 指令的效果。這樣,每當你使用 rm 指令時,檔案將被移動到垃圾桶而不是直接刪除。以下是具體步驟:

1. 安裝 trash-cli

首先,確保你已經安裝了 trash-cli 工具。如果還沒有安裝,可以使用以下指令進行安裝:

1
sudo apt-get install trash-cli

2. 建立別名

打開你的 ~/.bashrc 檔案(或 ~/.zshrc 檔案,如果你使用 Zsh):

1
vim ~/.bashrc

在檔案末尾新增以下行,將 rm 指令別名為 trash

1
alias rm='trash-put'

3. 重新載入設定檔案

保存並關閉檔案,然後重新載入 ~/.bashrc 檔案以使更改生效:

1
source ~/.bashrc

4. 驗證

現在,你可以驗證新的 rm 別名是否正常工作。嘗試刪除一個檔案:

1
2
touch testfile
rm testfile

然後,檢查檔案是否在垃圾桶中:

1
trash-list

你應該能看到 testfile 在垃圾桶中。

5. 還原檔案

如果你誤刪了檔案,可以使用 trash-restore 指令恢覆檔案:

1
trash-restore

按照提示選擇你要恢覆的檔案。

透過這些步驟,你可以將 rm 指令別名為 trash,這樣在刪除檔案時,它們會被移動到垃圾桶,而不是直接刪除,從而有效避免誤刪檔案。

要清空垃圾桶,你可以使用 trash-empty 指令。這個指令會永久刪除垃圾桶中的所有檔案。你也可以選擇只刪除一定天數前的檔案。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6. 清空所有垃圾桶內容

1
trash-empty

這個指令會永久刪除垃圾桶中的所有檔案。

7. 清空指定天數之前的檔案

如果你只想刪除一定天數之前的檔案,例如,刪除7天前的檔案,可以使用:

1
trash-empty 7

這個指令會永久刪除垃圾桶中7天前的檔案。

3. 查看幫助

如果你需要更多關於 trash-empty 指令的資訊,可以查看幫助:

1
trash-empty --help

以上就是 Ubuntu 下使用 rm 指令如何避免誤刪除介紹,
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寫得不錯、對你有幫助的話記得 Facebook 按讚支持一下!

其它相關文章推薦
macOS 下使用 rm 指令如何避免誤刪除

Linux 全面了解 Nmap:用途、範例及應用指南

Nmap(Network Mapper)是一個強大且開源的網路掃描工具,被廣泛應用於網路探索和安全審計。無論您是網路管理員還是安全專業人員,Nmap 都是您不可或缺的工具。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詳細介紹 Nmap 的主要用途,並提供一些實用的範例,幫助您更好地掌握這個工具的應用。

Nmap 的主要用途

Nmap 的功能非常豐富,以下是其主要用途:

  1. 發現主機
    使用 Nmap,可以迅速確定網路上哪些主機是活動的,這對於大型網路尤其重要。主機發現是網路管理的基礎工作,有助於管理和優化網路資源。

  2. 連接埠掃描
    Nmap 可以掃描目標主機的開放連接埠,幫助您了解哪些服務正在執行。連接埠掃描有助於識別潛在的安全漏洞和不必要的開放連接埠。

  3. 服務識別
    除了確定連接埠是否開放,Nmap 還能進一步識別這些連接埠上執行的應用程式及其版本。這對於管理和保護網路上的服務至關重要。

  4. 作業系統檢測
    Nmap 具備強大的作業系統檢測功能,可以判斷目標主機的作業系統及其版本,這對於制定安全策略和漏洞修復計劃至關重要。

  5. 安全審計
    Nmap 的強大功能使其成為進行安全審計的理想工具。它可以幫助檢查網路裝置和服務的漏洞,確保您的網路環境安全可靠。

Nmap 的安裝方式

在 mac 下可以使用 brew install nmap 來安裝 Nmap

在 Ubuntu 下可以使用 sudo apt install nmap 來安裝 Nmap

Nmap 的常見範例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 Nmap 使用範例,這些範例展示了 Nmap 的不同功能和應用場景:

  1. 基本掃描
    這是最基本的 Nmap 使用方式,用於掃描指定的 IP 或域名。

    1
    nmap <目標IP或域名>

    範例:

    1
    nmap 192.168.1.1
  2. 掃描特定連接埠
    您可以指定要掃描的連接埠範圍,這對於僅需檢查特定服務的情況非常有用。

    1
    nmap -p <連接埠範圍> <目標IP>

    範例:

    1
    nmap -p 80,443 192.168.1.1
  3. 服務版本檢測
    這個選項用於識別正在執行的應用程式及其版本。

    1
    nmap -sV <目標IP>

    範例:

    1
    nmap -sV 192.168.1.1
  4. 作業系統檢測
    Nmap 可以用來判斷目標主機的作業系統。

    1
    nmap -O <目標IP>

    範例:

    1
    nmap -O 192.168.1.1
  5. 使用 Ping 掃描發現活躍主機
    這個選項用來掃描整個網段,找出哪些主機是活躍的。-sn: 這個選項表示僅進行 Ping 掃描,也稱為「主機發現模式」。它不會掃描連接埠,而是檢查哪些主機是活動的(在線的)。執行這個指令的結果是 Nmap 將告訴你這個 IP 範圍內有哪些主機是在線的,而不會提供有關這些主機上開放的連接埠或執行的服務的資訊。

    1
    nmap -sn <目標網段>

    範例:

    1
    nmap -sn 192.168.1.0/24

    這個選項用來掃描某個範圍的。這個指令指定了從 192.168.1.1192.168.1.255 的 IP 地址範圍

    1
    nmap -sn 192.168.1.1-255

    以下這個指令指定了從 192.168.1.100192.168.1.200 的 IP 地址範圍,例如我區網下有一台Raspberry Pi,我就可以用 nmap 去掃描DHCP分配給的IP,

    1
    nmap -sn 192.168.1.100-200
  6. 進行 UDP 掃描
    除了 TCP 掃描,Nmap 還能進行 UDP 掃描,這對於檢查 UDP 服務非常重要。

    1
    nmap -sU <目標IP>

    範例:

    1
    nmap -sU 192.168.1.1
  7. 檢查特定主機的所有開放連接埠
    使用此指令,可以檢查目標主機上的所有連接埠。

    1
    nmap -p- <目標IP>

    範例:

    1
    nmap -p- 192.168.1.1
  8. 啟用 Aggressive 模式進行詳細掃描
    Aggressive 模式將啟用更多的 Nmap 特性,包括作業系統檢測、版本檢測和路徑追蹤。

    1
    nmap -A <目標IP>

    範例:

    1
    nmap -A 192.168.1.1

Nmap 的應用場景

Nmap 不僅在網路管理和安全審計中發揮重要作用,還能應用於其他多種場景。例如,在企業網路中,網路管理員可以使用 Nmap 進行常規的網路檢查和維護,確保網路資源的最佳設定和執行。在安全領域,安全專業人員可以使用 Nmap 來進行滲透測試和漏洞評估,確保系統免受攻擊。

Nmap 還支持豐富的腳本(NSE,Nmap Scripting Engine),這些腳本可以用來自動化任務和擴展功能,使其更適合於複雜的網路環境和特定的安全需求。

總結來說,Nmap 是一個功能強大且靈活的工具,其廣泛的應用範圍和強大的功能使其成為網路管理和安全領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無論是進行簡單的網路掃描還是複雜的安全審計,Nmap 都能幫助您高效地完成任務,確保網路環境的安全和穩定。

以上就是 Linux Nmap 指令用法範例的介紹,
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寫得不錯、對你有幫助的話記得 Facebook 按讚支持一下!

了解 PHP 中的 session_start() 函式用途與範例

本篇 ShengYu 介紹 PHP session_start 用法與範例,在 PHP 開發中,session_start(); 函式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尤其在管理使用者會話和保存使用者資料方面。本文將詳細介紹 session_start(); 函式的作用、用法以及使用時需注意的事項。

1. 會話(Session)的基本概念

會話是一種在使用者與網站之間保持狀態的機制。透過會話,我們能夠在使用者訪問網站的不同頁面之間儲存和共享使用者資料,如登錄狀態、購物車內容等。

2. session_start(); 的作用與功能

session_start(); 函式的主要作用是啟動一個新的會話或恢復現有的會話。它執行以下主要任務:

  • 檢查是否已存在會話 ID,若無則建立新的會話 ID。
  • 載入會話資料,並將其儲存在伺服器端。
  • 設定會話變數,使開發者可以儲存和訪問會話資料。

3. 使用 session_start(); 的範例

以下是一個簡單的範例,示範了如何使用 session_start();

1
2
3
4
5
6
7
8
9
10
<?php
// 啟動會話
session_start();

// 設定會話變數
$_SESSION['username'] = 'exampleUser';

// 訪問會話變數
echo 'Hello, ' . $_SESSION['username'];
?>

在此範例中,我們首先啟動了會話,然後設定了一個會話變數 username,最後訪問了該變數。這樣,無論使用者訪問網站的哪個頁面,都可以取得並使用這個會話變數。

4. 使用 session_start(); 的注意事項

在使用 session_start(); 函式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 呼叫 session_start(); 應該在所有的 HTML 輸出之前,以避免可能的錯誤。
  • 確保伺服器的會話儲存設定正確,以免造成安全風險或性能問題。

5. 結合 mysqli 的範例

在這個範例中,我們結合了 session_start(); 和 mysqli,首先建立了 mysqli 連接,然後啟動了會話,設定了會話變數 username,最後使用 $_SESSION['username'] 來查詢資料庫中的使用者資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php
// 建立 mysqli 連接
$mysqli = new mysqli("localhost", "username", "password", "database");

// 檢查連接是否成功
if ($mysqli->connect_error) {
die("連接失敗: " . $mysqli->connect_error);
}

// 啟動會話
session_start();

// 設定會話變數
$_SESSION['username'] = 'exampleUser';

// 使用 mysqli 進行資料庫操作
$query =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 . $_SESSION['username'] . "'";
$result = $mysqli->query($query);

if ($result->num_rows > 0) {
// 輸出資料
while ($row = $result->fetch_assoc()) {
echo "使用者名: " . $row["username"] . "<br>";
echo "郵箱: " . $row["email"] . "<br>";
}
} else {
echo "0 結果";
}

// 關閉 mysqli 連接
$mysqli->close();
?>

6. 結合 PDO 的範例

在這個範例中,我們結合了 session_start(); 和 PDO,首先建立了 PDO 連接,然後啟動了會話,設定了會話變數 username,最後使用 PDO 查詢了資料庫中的使用者資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php
// PDO 連接資料庫
try {
$pdo = new PDO("mysql:host=localhost;dbname=mydatabase", "username", "password");
$pdo->setAttribute(PDO::ATTR_ERRMODE, PDO::ERRMODE_EXCEPTION);
} catch (PDOException $e) {
die("資料庫連接失敗: " . $e->getMessage());
}

// 啟動會話
session_start();

// 設定會話變數
$_SESSION['username'] = 'exampleUser';

// 使用 PDO 查詢資料庫
$stmt = $pdo->prepare("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username");
$stmt->bindParam(':username', $_SESSION['username']);
$stmt->execute();

$result = $stmt->fetch(PDO::FETCH_ASSOC);

if ($result) {
// 輸出資料
echo "使用者名: " . $result["username"] . "<br>";
echo "郵箱: " . $result["email"] . "<br>";
} else {
echo "0 結果";
}
?>

7. 常見錯誤

如果遇到 Warning: session_start(): Session cannot be started after headers have already been sent 代表什麼意思呢?這個錯誤通常出現在嘗試呼叫 session_start() 函式時,而在此之前已經有輸出發送到瀏覽器了。這是因為 session_start() 需要在任何輸出(包括空格、HTML標簽、錯誤資訊等)之前呼叫。

解決方法1:確保 session_start() 在腳本的最頂部
確保 session_start() 是腳本中的第一個呼叫,位於任何 HTML 或 PHP 輸出之前。例如:

1
2
3
4
<?php
session_start();
// 你的其他程式碼
?>

解決方法2:檢查包括的檔案
確保所有包含的檔案在 session_start() 呼叫之前也沒有任何輸出。例如:

1
2
3
4
<?php
include('config.php'); // 確保 config.php 沒有輸出
session_start();
?>

解決方法3:避免多余的空格或新行
確保在 <?php 之前和 ?> 之後沒有任何空格或新行。即使是一個空格也會被視為輸出。例如:

1
2
3
4
<?php
// 確保檔案開始處沒有空格或新行
session_start();
?>

解決方法4:使用輸出緩沖
如果你無法確定在哪些地方可能有輸出,可以使用輸出緩沖來捕獲任何意外的輸出:

1
2
3
4
5
6
<?php
ob_start();
session_start();
// 你的其他程式碼
ob_end_flush();
?>

如果你仍然遇到問題,可以在 session_start() 呼叫之前新增以下程式碼,幫助確定已經發送的輸出位置:

1
2
3
4
5
6
<?php
if (headers_sent($file, $line)) {
die("Headers already sent in $file on line $line");
}
session_start();
?>

這段程式碼會檢查是否已經發送了頭資訊,並報告具體的位置,這樣你就可以準確地找出並修正問題。

結語

session_start(); 函式是 PHP 開發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它使我們能夠有效地管理使用者會話和資料。透過深入理解它的作用和使用方式,開發者可以更好地利用會話機制,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網站體驗。

希望本篇能幫助您更好地理解 PHP session_start(); 函式的作用與使用方式!
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寫得不錯、對你有幫助的話記得 Facebook 按讚支持一下!

其它相關文章推薦
如果你想學習 PHP 相關技術,可以參考看看下面的文章,
PHP 和 PDO 進行資料庫操作
PHP 執行發生錯誤在 Chrome/Firefox 上顯示 Error 500,要怎麼讓 PHP 顯示錯誤
PHP substr 函式全面解析與應用範例
深入理解 PHP 中的 isset 用法、範例及最佳實踐
PHP $_POST 變數用途、語法與實用範例詳解
PHP 中的 Session 用途與實踐範例:完整指南

如何使用 Python slack_sdk 發送訊息給 Slack

本篇 ShengYu 介紹如何使用 Python 透過 slack_sdk 發送訊息到 Slack,在現代開發環境中,能夠快速與團隊溝通是提升工作效率的關鍵之一。Slack 作為一個廣泛使用的團隊協作工具,提供了強大的 API,可以讓開發者輕鬆地自動化各種操作。本文將介紹如何使用 slack_sdk 這個 Python 套件來發送訊息到 Slack 頻道。

步驟 1:安裝 slack_sdk 套件

如果傾向使用虛擬環境的話,請用以下指令,要離開虛擬環境的話要下 deactivate 指令,

1
2
python -m venv myenv
source myenv/bin/activate

首先,我們需要安裝 slack_sdk 套件。在終端中運行以下命令來安裝它:

1
pip install slack_sdk

這個命令會安裝 slack_sdk 到你的 Python 環境中,使你能夠在 Python 代碼中使用它。

步驟 2:取得 Slack Bot Token

要與 Slack API 互動,你需要一個 Slack Bot Token。按照以下步驟來獲取這個 token:

  1. 登錄到 Slack API 頁面。
  2. 點擊“Create an app”按鈕,選擇“From scratch”。
  3. 為你的應用程式命名,並選擇你要將其添加到的工作區。
  4. 創建應用後,進入“OAuth & Permissions”頁面,並在“Scopes”部分添加 chat:write scope。
  5. 點擊“Install App to Workspace”按鈕,並授權應用程式。
  6. 完成後,你將看到一個 Bot User OAuth Token。複製這個 token,稍後會在代碼中用到。

轉到“OAuth和權限”選項卡,向下滾動到Scopes卡片,在Bot Token Scopes下,點選“Add OAuth Scope”來新增’chat:write’,’chat:write.customize’,’files:read’,’files:write’Scopes(總共需要點選“新增OAuthScopes”四次)。

步驟 3:編寫 Python 代碼發送訊息

有了 slack_sdk 套件和 Bot Token,我們就可以開始編寫代碼來發送訊息。以下是示範代碼,
將 xoxb-your-slack-bot-token 替換為您的 Slack Bot Token,不想寫在code裡也可用 os.environ["SLACK_BOT_TOKEN"] 來取得 SLACK_BOT_TOKEN 環境變數,
之後再呼叫 chat_postMessage 方法發送訊息,
將 channel 替換為您的頻道 ID 或使用者名,將 text 換成你要傳輸的內容,
try except 則是捕獲錯誤並打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usr/bin/env python3
from slack_sdk import WebClient
from slack_sdk.errors import SlackApiError
#import os

# 輸入你的 Slack Bot Token
slack_token = "xoxb-your-slack-bot-token"
#slack_token = os.environ["SLACK_BOT_TOKEN"]

# 建立 Slack 客戶端
client = WebClient(token=slack_token)

try:
# 發送訊息到指定頻道
response = client.chat_postMessage(
channel="#general", # 替換成你的頻道 ID 或名稱
text="Hello, world!"
)
assert response["message"]["text"] == "Hello, world!"
print("訊息發送成功")
#print(response["ok"])
except SlackApiError as e:
print(f"發送訊息失敗: {e.response['error']}")

在這段代碼中,我們首先從 slack_sdk 導入 WebClientSlackApiError。然後使用你的 Bot Token 創建一個 Slack 客戶端,並使用 chat_postMessage 方法發送訊息到指定頻道。如果訊息發送成功,你將看到“訊息發送成功”的提示;否則,會顯示錯誤訊息。

如果想發送可點擊超連結URL的話,像下面這樣,

1
text="<https://shengyu7697.github.io/linux-watch/|Linux watch 指令用法與範例> 參考這篇"

另外簡單介紹其他種類型,粗体、斜体、链接、列表,

1
text="*Bold* _Italic_ `Code` <http://example.com|Link>"

結論

使用 slack_sdk 套件發送訊息到 Slack 是一個簡單且強大的自動化方法。只需按照上述步驟安裝套件、獲取 Bot Token 並編寫代碼,即可輕鬆實現訊息的自動發送。這不僅能夠提升你的工作效率,還能使團隊溝通更加順暢。

另外還有發送圖片、附件檔案、Emoji 的方式,有興趣的話可以留言讓我知道,有機會我另外寫一篇介紹。

以上就是如何使用 Python 發送訊息給 Slack 的介紹,
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寫得不錯、對你有幫助的話記得 Facebook 按讚支持一下!

其他參考
如何使用Python发送Slack消息
使用 Slack API 傳遞訊息至 Slack頻道
為自己寫程式 - 簡單寫個 .NET Slack 訊息發送程式

其它相關文章推薦
Python 新手入門教學懶人包

macOS 下使用 rm 指令如何避免誤刪除

本篇 ShengYu 介紹 macOS 下使用 rm 指令如何避免誤刪除,在 macOS 下,使用 rm 指令刪除檔案和目錄是一種常見的操作。然而,誤刪除重要檔案可能帶來不小的麻煩。為了防止這類情況,我們可以採用一些替代方法來減少風險,其中之一便是使用 trash 指令。這篇文章將介紹如何在 macOS 上安裝和使用 trash 指令,讓你的檔案刪除操作更加安全可靠。

什麼是 trash 指令?

trash 指令是一個指令行工具,它將檔案移動到系統的垃圾桶,而不是直接永久刪除。這樣,即使你誤刪除了檔案,也可以輕鬆地從垃圾桶中還原。

為什麼選擇 trash 指令?

  1. 還原檔案:誤刪除的檔案可以從垃圾桶中輕鬆還原。
  2. 安全可靠:減少了使用 rm 指令時誤刪除重要檔案的風險。
  3. 易於使用trash 指令的使用方法與 rm 指令類似,學習成本低。

如何在 macOS 上安裝 trash 指令?

首先,我們需要安裝 Homebrew,這是一個 macOS 的包管理器。如果你的系統中尚未安裝 Homebrew,可以透過以下指令來安裝:

1
/bin/bash -c "$(curl -fsSL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Homebrew/install/HEAD/install.sh)"

安裝完成後,可以使用 Homebrew 來安裝 trash

1
brew install trash

在 macOS 下建議不要用 trash-cli brew install trash-cli 這套而是使用 trash 這套,因為 trash-cli 會丟到 ~/.local/share/Trash 不會丟進 Finder 的垃圾桶,這樣不方便結合 Finder 的操作。

如何使用 trash 指令?

trash 指令的基本使用方法與 rm 指令類似,只需將 rm 替換為 trash 即可。例如:

1
trash filename

如果你想刪除多個檔案,可以這樣操作:

1
trash file1 file2 file3

使用 alias 別名替換 rm 指令

為了進一步簡化操作並降低風險,我們可以為 rm 指令設定別名,使其預設使用 trash 指令。這樣,每次你使用 rm 指令時,實際上會呼叫 trash 指令。

打開你的 shell 設定檔案(例如 .bashrc.zshrc.bash_profile),並新增以下行:

1
alias rm='trash'

保存檔案並重新載入設定:

1
source ~/.bashrc   # 或 source ~/.zshrc

這樣,當你輸入 rm filename 時,實際上會執行 trash filename,避免了誤刪除檔案的風險。

如何從垃圾桶中還原檔案?

要還原誤刪除的檔案,可以打開 Finder,然後導航到垃圾桶。找到你需要還原的檔案,右鍵點擊選擇還原即可。

結論

在 macOS 下使用 rm 指令時,誤刪除檔案是一個常見問題。使用 trash 指令可以有效避免這一風險,並提供一個安全的檔案刪除替代方案。透過設定 alias 別名,你可以進一步簡化操作,確保檔案刪除過程更加安全可靠。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更好地保護你的重要檔案,提升你的 macOS 使用體驗。

以上就是 macOS 下使用 rm 指令如何避免誤刪除的介紹,
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寫得不錯、對你有幫助的話記得 Facebook 按讚支持一下!

其它相關文章推薦
Ubuntu 下使用 rm 指令如何避免誤刪除